排烟管道安装后如何进行验收?
作家:广顺管道网公布时刻: 2024-08-18 13:59:29 浏览次数0
排烟管道作为消防关键设施,其验收需严格依据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243-2016)、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(GB 55036-2022)及消防专项要求,确保其在火灾时能有效排烟且不引发火势蔓延。验收流程可分为材质核对、现象实际进行检查、模块测验三大环节,具体内容如下:
验收前需先核查以下技术资料,确认设计、材料、施工过程符合规范:
- 装修设计文件资料:核对竣工图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(如管道走向、尺寸、坡度、防火阀位置等),重点检查是否有未经审批的变更(如材质替换、管径缩小等)。
- 涂料声明书系统文件:
- 管道材质证明(镀锌钢板 / 不锈钢板的材质单、厚度检测报告,需符合设计要求,如消防排烟风管厚度≥0.8mm);
- 辅材合格证明(防火密封胶的耐温测试报告、防火阀的 3C 认证、柔性短管的耐高温检测报告等);
- 支架、法兰等金属构件的防腐 / 防火处理记录(如防火漆涂刷厚度检测)。
- 施工过程数据:包括管道加工记录(咬口 / 法兰尺寸检查)、支架安装隐蔽工程记录(预埋件位置、膨胀螺栓拉拔试验)、漏风量测试原始数据等。
- 供水管道本体论:
- 材质与厚度:用卡尺测量风管厚度(如长边>1000mm 的消防排烟风管,实测厚度需≥1.5mm),检查是否有锈蚀、穿孔(不锈钢风管需无划痕、镀层完整);
- 外观平整度:风管无明显变形、扭曲,咬口 / 法兰连接紧密(无翘边、松动),异形件(弯头、三通)曲率半径符合设计(≥1.5 倍长边尺寸)。
- 辅助材料与接入:
- 支架:检查材质(必须为角钢 / 槽钢,禁止用可燃材料)、间距(水平风管支架间距≤2.5m,垂直风管≤2m),与风管间的隔热垫(硅酸铝材质,厚度≥30mm)是否完整;
- 法兰与密封:法兰角钢规格≥L40×4,螺栓间距≤120mm(对称分布),垫片为防火石棉橡胶垫(无破损、不偏移),缝隙处防火密封胶饱满(连续无断点);
- 柔性短管:检查是否为防火型(如硅玻钛金帆布),长度 150-300mm(无扭曲、变径),两端法兰固定牢固(无松动)。
- 标高与逐渐:用水平仪、卷尺核对风管标高(与图纸偏差≤10mm),走向是否避开梁、柱等障碍物(确保排烟路径通畅);
- 坡度系数:厨房排烟风管需向排烟罩方向设 1%-2% 坡度(用坡度尺检查),消防排烟风管(无冷凝水时)可水平安装,但需避免局部凹陷积水;
- 与可燃物长距离:风管外壁与木质吊顶、保温材料等可燃物的间距≥150mm(不足时需加 50mm 厚硅酸铝隔热层),用卷尺实测确认。
- 穿越之耐火墙 / 墙体:
- 防火阀安装:在穿越处必须设置 280℃排烟防火阀(距防火墙≤200mm),阀体与风管连接紧密(法兰垫片为防火材质);
- 缝隙封堵:孔洞与风管间用防火岩棉填塞(深度≥100mm),外侧防火密封胶平整(与墙面 / 楼板齐平,无开裂);
- 风管加强:防火墙两侧 2m 内的风管需用厚度≥1.6mm 的钢板(实测确认),且无开孔。
- 排烟风管分区域间隔:跨越防烟分区的风管,需在分区交界处设排烟口(带电动阀),接口密封严密(用烟雾笔检测无漏风)。
排烟管道漏风会导致烟气扩散至非着火区域,需按油田模式要求测试:
- 方法:用漏风量测试仪对单段风管(≤10m)加压至设计风压(如 1000Pa),稳定 3 分钟后读取漏风量;
- 合格标准:单位面积漏风量≤3.2 m³/(h・㎡)(高压系统限值),且法兰、咬口处无明显漏风(用烟雾笔辅助检测)。
- 对穿越防火墙、重要机房的风管段,需抽样进行耐火试验(委托第三方):在 300℃高温下持续 1 小时,风管应保持结构完整(无坍塌)、无烟气穿透(内侧放置烟气传感器,无报警)。
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排烟风机联动测试,步骤如下:
- 模拟火灾:在排烟分区内触发烟感 / 温感探测器;
- 动作检查:排烟口电动阀应在 30 秒内开启,排烟风机联动启动(风压达到设计值,如≥500Pa),非着火分区的防火阀关闭;
- 排烟效果:用风速仪在排烟口测量风速(应≥10m/s,确保有效排烟),用烟气模拟装置(发烟机)检查是否有烟气倒灌(非着火分区无明显烟气)。
- 若发现材料厚度不足、支架间距超标、漏风量超标等问题,需出具整改单(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),如:
- 漏风点:用防火密封胶补封或更换法兰垫片;
- 支架间距过大:新增支架并做防腐处理;
- 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对应项目验收,直至全部合格。
排烟管道验收需通过消防设施专业复验,由消防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验收报告,确认:
- 材料、安装符合防火规范;
- 漏风量、耐火性能达标;
- 联动功能正常(能有效排除烟气)。
只能有经由消防栓自查报告初步验收后,排风管管道网才能注入使用的,否则需持续整改直至合格。